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 我要捐助
    • 项目介绍
    • 专家智库
    • 志愿服务
    • 关于我们
  • 新华生涯教育
    • 1对1咨询
    • 生涯访谈
    • 师资培训
    • 生涯营会
    • 共读社区
    • 生涯践行
  • 新华心理健康
    • 心理研习营
    • 心理督导
    • 心理读书会
    • 心理益合集
    • 心理开放麦
  • 新华品格教育
    • 珍珠社
    • 体验式教育
    • 育珠故事
    • 名师讲堂
    • 教案汇编
    • 珍珠成长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专家观点
    • 访谈对话
    • 线上直播
首页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514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创造更为公平的受教育机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514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

赵, 正勇
赵, 正勇
1年前发布在 政策动态
362 0 0
2021-03-02 来源:《人民日报》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高等教育是教育脱贫攻坚的重要一环,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之举。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514.05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有了大学生,飞出了“金凤凰”。

高等教育可以帮助拓宽贫困学生纵向流动的通道,一系列支持政策为贫困地区学生创造了更为公平的受教育和就业机会。

——不断畅通渠道,增加贫困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多亏了好政策,我才能到北京读大学!”谢非是来自宁夏固原市西吉县的贫困学生,得益于国家实施的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2018年他考入中国农业大学,成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

像谢非一样受益于招生政策的学生还有很多。近年来,结合农村和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我国持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措施,构建起保障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

据介绍,专项计划招生人数由2012年的1万人增至2020年的11.7万人,累计已有70万名学子通过专项计划走出贫困地区,走进重点大学。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专项计划极大增加了贫困地区学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帮助一些贫困县实现了重点高校录取人数‘零’的突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说。

——实施高职扩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收到高职院校的录取通知书,让我看到了改变家庭命运的希望!”四川巴中的何孟璋来自贫困家庭,父亲失去劳动能力,全家靠母亲每月2000元的收入勉强维持生计。高考后,何孟璋来到四川长江职业技术学院,加入校企合作定向班,学习软件技术。如今他已顺利就业,不久前还因业绩出色晋升为项目组长。

“感谢职教扶贫,让我从一个贫困学子成为大公司员工。现在,我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元,能寄些钱回家给父母,自己也能更加安心奋斗了!”何孟璋话语间掩饰不住激动。

高职扩招政策让更多像何孟璋一样的寒门学子有机会进入大学校园。2019年,我国高职扩招116.45万人,2020年扩招157.44万人,对贫困地区给予倾斜支持,帮助更多贫困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

受益于高职扩招,河北饶阳县农民宋长江有了一个新身份——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学生。2019年秋天,通过参加高职扩招,他与全国3.5万名农民一道,从乡村的田埂间迈进大学的校门。

“争取用5年时间,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让更多高素质农民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打造一支‘永久牌’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完善资助帮扶体系,为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织牢兜底保障网。

“家里3个孩子都在上大学,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李子坪乡黄泥巴村的毛拉尔说。这归功于国家的教育扶贫政策。

毛拉尔一家六口,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是农业收入。全家人靠着6亩地的核桃林和饲养家禽家畜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开支,每年雨季来临时,夫妻俩就上山捡菌子贴补家用。

起初,夫妻俩曾为3个子女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犯愁。“生源地助学贷款解决了孩子们的学费问题,孩子们都申请了助学贷款,顺利入学。”毛拉尔说,进入大学后,孩子们还申请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生活费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特别资助、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同时享受国家助学金,解决了在校部分生活费,大幅减轻了家庭经济压力。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助学贷款、新生入学资助、研究生“三助”岗位津贴、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多元混合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和入学后的“三不愁”,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帮助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让他们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迎来美好生活,也从长远上为脱贫地区培养一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乡村振兴积蓄力量。”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赵婀娜 吴月)

本文系作者 @人民日报 授权发布在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
上一篇
红色基因代代传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聚合文章
新华生涯教育师资培训初阶(第七期)招募学员
2周前
击鼓:同行万里,筑梦人生,什么是“新华生涯研学营”(直播预告)
2周前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着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3周前
姚鹏:考试来临,家庭/自己如何支持助考?
4周前
相关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着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砥砺十年路 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教育 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22年修订版
关于我们

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简称:新华教育基金会),于2007年7月2日获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在浙江嘉兴正式注册成立,创办人为王建煊先生。2021年初,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将“项目研发部”升格为“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旨在通过不同的课程内容、培训形式和研究项目,探索激发学生内驱力、构建良好品格的全人教育体系,并持续激发一线教师的热忱和创造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推动公平而有质量的现代化教育。赋能未来,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梦!

目录
我要捐助 项目介绍 专家智库 志愿服务 关于我们 新华生涯教育 1对1咨询 生涯访谈 师资培训 生涯营会 共读社区 生涯践行 新华心理健康 心理研习营 心理督导 心理读书会 心理益合集 心理开放麦 新华品格教育 珍珠社 体验式教育 育珠故事 名师讲堂 教案汇编 珍珠成长 赋能未来 政策动态 专家观点 访谈对话 线上直播
友情链接
七彩世界 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
Copyright © 2022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ICP备09080143-1 京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49号
  • 我要捐助
    • 项目介绍
    • 专家智库
    • 志愿服务
    • 关于我们
  • 新华生涯教育
    • 1对1咨询
    • 生涯访谈
    • 师资培训
    • 生涯营会
    • 共读社区
    • 生涯践行
  • 新华心理健康
    • 心理研习营
    • 心理督导
    • 心理读书会
    • 心理益合集
    • 心理开放麦
  • 新华品格教育
    • 珍珠社
    • 体验式教育
    • 育珠故事
    • 名师讲堂
    • 教案汇编
    • 珍珠成长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专家观点
    • 访谈对话
    • 线上直播
热门搜索
  • 生涯规划
  • 2018级
  • 关志刚
  • 家道传承
  • 国学
  • 新华珍珠班
  • 敏实珍珠班
  • 临洮二中
  • 悦宝爱心珍珠班
  • 华保珍珠班
  • 珍珠社
  •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 华保宏星团队珍珠班
  • 捞王爱的珍珠班
  • 2017级
  • BB珍珠班
  • 白银一中
  • 湖南省湘阴县左宗棠中学
赵, 正勇
赵, 正勇
117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