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 我要捐助
    • 项目介绍
    • 专家智库
    • 志愿服务
    • 关于我们
  • 新华生涯教育
    • 1对1咨询
    • 生涯访谈
    • 师资培训
    • 生涯营会
    • 共读社区
    • 生涯践行
  • 新华心理健康
    • 心理研习营
    • 心理督导
    • 心理读书会
    • 心理益合集
    • 心理开放麦
  • 新华品格教育
    • 珍珠社
    • 体验式教育
    • 育珠故事
    • 名师讲堂
    • 教案汇编
    • 珍珠成长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专家观点
    • 访谈对话
    • 线上直播
首页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云南省创新“1234”工作思路 全面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云南省创新“1234”工作思路 全面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赵, 正勇
赵, 正勇
1年前发布在 政策动态
437 0 0

近年来,云南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各民族师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使民族团结之花在校园精彩绽放。

围绕“一条主线”,全面培育爱国情怀。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密结合云南实际,改革创新方式方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在全省教育系统确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活动营造氛围,比赛提升质量,科研引领发展”的思路,大力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发展。

守好“两个阵地”,全面覆盖学生教育。守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开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举行专题讲座和主题教育活动;严把教材选用关,将义务教育阶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纳入地方免费教材管理范围,由省级统一采购并免费发放;鼓励各校积极编写民族团结进步校本读物,如腾冲市清水乡民族联谊完小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水乡调研为切入点编写《幸福》,大理州鹤庆县六合初级中学结合办学实际编写《民族之花》。守好校园文化阵地,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包括以中华经典诵读、书法绘画为内容的读书活动,以民族舞蹈音乐、民族服饰餐饮和民族节庆为主题的风采展示活动,以“我为本民族代言”为主题的微视频大赛、观后感征文比赛等,让广大师生踊跃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比赛中采集到的部分濒临失传的历史文化及民俗活动视频,为提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丰富素材。

打造“三支队伍”,全面建设专业团队。打造一支管理队伍,定期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民族教育专职人员及民族学校校长进行业务培训。省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有关负责同志亲自授课,并选送骨干人员赴上海等地参加有关培训,2015年至今共培训近3000人。集中省内名师等优质教育资源,用送教下基层的形式支持各地开展培训。打造一支专家队伍,成立由行政管理人员、学校民族教育研究专家40余人组成的民族团结教育专家委员会,开展相关决策咨询和课题研究,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改革及决策提供理论支撑。打造一支教师队伍,自2016年起,每年举办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说课比赛、民族教育“振兴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说课竞赛等,大力规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师能力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开展示范课教学活动,在丽江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交流活动,让受训校长、教师以及行政管理人员参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全过程,2015年至今参训教师近6000人。

抓住“四项重点”,全面提升育人效果。注重加强科研引领,依托13个省级民族教育基地,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堂教学、学校管理、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云南开放大学承办民族教育现代化专题征文活动并出版《云南民族教育现代化研究》,滇西科技师范学院开展“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亲历与见证:民族团结誓词碑口述史》编著工作,云南民族中学开展“云南省城市民族中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行动研究”等。注重选树示范典型,在全省先后建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1590所、云南民族优秀文化教育示范学校102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示范学校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加强指导,实现了一校一特色、校校有亮点。深挖教育资源,遴选年度教育教学优秀案例并制作视频资料,摄制云南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片;联合省民族宗教委、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云南中心摄制《多彩民族相册》教育微视频,全面讲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故事。打造“爱国主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综合服务平台”,同步分享各类教育教学资源供各地各校免费使用。注重拓展教育范围,在昆明广播电视台组织开展《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条例》宣传教育主题活动,采用网络直播等方式覆盖各级各类学校,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家庭、校园逐步辐射到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本文系作者 @云南省教育厅 授权发布在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上一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
下一篇
评论 (0)
再想想
聚合文章
教育部:考生应14天前抵达高考注册地
6小时前
新华生涯教育师资培训初阶(第七期)招募学员
2周前
击鼓:同行万里,筑梦人生,什么是“新华生涯研学营”(直播预告)
2周前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着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4周前
相关文章
教育部:考生应14天前抵达高考注册地
中国人民大学深入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着力办好立德树人关键课程
砥砺十年路 奋进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成就
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教育 活动周相关工作的通知
关于我们

浙江省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简称:新华教育基金会),于2007年7月2日获浙江省民政厅批准,在浙江嘉兴正式注册成立,创办人为王建煊先生。2021年初,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将“项目研发部”升格为“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旨在通过不同的课程内容、培训形式和研究项目,探索激发学生内驱力、构建良好品格的全人教育体系,并持续激发一线教师的热忱和创造力。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共同推动公平而有质量的现代化教育。赋能未来,实现2035年教育强国梦!

目录
我要捐助 项目介绍 专家智库 志愿服务 关于我们 新华生涯教育 1对1咨询 生涯访谈 师资培训 生涯营会 共读社区 生涯践行 新华心理健康 心理研习营 心理督导 心理读书会 心理益合集 心理开放麦 新华品格教育 珍珠社 体验式教育 育珠故事 名师讲堂 教案汇编 珍珠成长 赋能未来 政策动态 专家观点 访谈对话 线上直播
友情链接
七彩世界 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
Copyright © 2022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 Designed by nicetheme. 浙ICP备09080143-1 京公网安备 33040202000149号
  • 我要捐助
    • 项目介绍
    • 专家智库
    • 志愿服务
    • 关于我们
  • 新华生涯教育
    • 1对1咨询
    • 生涯访谈
    • 师资培训
    • 生涯营会
    • 共读社区
    • 生涯践行
  • 新华心理健康
    • 心理研习营
    • 心理督导
    • 心理读书会
    • 心理益合集
    • 心理开放麦
  • 新华品格教育
    • 珍珠社
    • 体验式教育
    • 育珠故事
    • 名师讲堂
    • 教案汇编
    • 珍珠成长
  • 赋能未来
    • 政策动态
    • 专家观点
    • 访谈对话
    • 线上直播
热门搜索
  • 生涯规划
  • 2018级
  • 关志刚
  • 家道传承
  • 国学
  • 新华珍珠班
  • 敏实珍珠班
  • 临洮二中
  • 悦宝爱心珍珠班
  • 华保珍珠班
  • 珍珠社
  •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
  • 华保宏星团队珍珠班
  • 捞王爱的珍珠班
  • 2017级
  • BB珍珠班
  • 白银一中
  • 湖南省湘阴县左宗棠中学
赵, 正勇
赵, 正勇
117 文章
0 评论
4 喜欢
  • 0
  • 0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