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感恩情怀-四川德阳五中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
2019年5月4日,一场春雨过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高一高二年级珍珠班的100名学生在班主任刘功忠老师、王春蓉老师和团委书记冯强、政教处主任杨维富带领下前往第一个目的地——汉旺地震遗址博物馆。
同学们怀着沉重的心情在导游的带领下,对“5.12”地震遗址和博物馆进行了参观,我们从一座座充满着历史痕迹的楼房前经过,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悲惨的画面。一个个渺小的生灵和美好的家庭,变得那样支离破碎。提到地震,我们的老师也和我们讲过汶川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所有人的噩梦,但是没有人可以阻止它的发生。在大地震中,死伤无数,9年前的山崩地裂,69227人遇难,数千名学生长眼。那场八级地震在下午发生,大地摇晃,一阵阵呻吟声、哭声、叫喊声,迎面而来。这场地震里讲述着残忍的悲剧,动人的事迹。很少人会提及这些往事,但是也却从来没有人敢遗忘。在自然灾害的眼里,我们人类是渺小的,脆弱的,可谁也没想到,在我眼中人类是坚强的,内心充满了求生的欲望,即便是一丝希望也不会轻言放弃!在参观完地震博物馆后,同学们在“地震纪念碑”前进行祭奠,大家整齐肃立,默哀、献花,寄托哀思。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自然力量的强大,生命的脆弱,看到了人民的坚强,教师的伟大,祖国制度的优越性;也感悟到很多,正如高二年级学生李勤所说“一定要珍惜活着的每分每秒,创造出自己的价值”。
第二站是瞻仰“诸葛双忠祠”。 绵竹诸葛双忠墓祠的纪念主体为诸葛亮的大好儿孙诸葛瞻、诸葛尚。与成都武侯祠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共同形成了“诸葛一门,三代忠贞”的千秋佳话。抒发了后世之人对诸葛一门三贤的敬畏,更说明了不管任何时代这一的忠孝精神都是不能或缺的,“拨乱扶危主,殷勤受托孤。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凛凛《出师表》,堂堂八阵图。如公全盛德,应叹古今无!”关于诸葛家族的忠孝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沉重话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先进历史文化得以传承,是国家民族之大幸,是人类之大幸!庆幸的是,千年后的当今社会,忠孝文化仍是时代之主流。在这里我们学到了为人处世要知忠懂孝。
午饭后到了第三站,参观了绵竹年画村。 竹年画题材内容非常丰富,有深受民众爱戴的历史人物、英勇的武士、娟秀的美人、快乐的儿童以及祥瑞的动物花果。最令人赞扬的莫过于《二十四孝图》,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以“忠孝”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的集中体现。对于我们来说,“孝”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乌鸦有反哺之意,羔羊有跪乳之恩更何况身为新一代的我们呢?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那么我们善待父母之生命不也是一种回报吗?生活中的每一份诚挚的回报,都悄然无声的感动着我们的爸爸妈妈。愿仁义忠孝之心能开花,结出硕大的果实,充实着人们的心灵。 年画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种精神的享受,更是一份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融入画中,文化也跟着时代的步伐,优秀的文化需要我们携手传承。
第四站到了孝泉“德孝城”,祭奠了旷继勋烈士。了解到了旷继勋将军的丰功伟绩,感受到了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家国情怀。作为共产党的得力助手和后备军,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很庆幸生活在这样和平兴盛的国家。 这次活动,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始终是站在革命斗争前列,有着光荣的历史。作为共产党后备军的我们坚决响应党得号召,学习旷继勋将军不屈不挠革命的精神,积极组织和发动中国青年永远跟着党走,努力在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留下共青团和中国青年无私奉献的足迹,告慰革命先辈。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同在德孝镇的姜孝祠,“门三孝感上天,涌泉跃鲤现奇观。孝行传家千秋宝,遗子何必金银山”这四句诗就深刻表现了这个充满孝文化的古镇。 姜孝祠位于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孝泉古镇中国德孝城内。姜孝祠始建于汉代,后毁于战乱;宋治平年间重建,清代再次维修扩建。如今的姜孝祠就是在当年的基础上,在一代代孝泉人的扩建下形成的。每年春季、秋季二季(清明、农历八月二十八日姜公诞辰)都有大型的姜公祭祀活动。
祠主姜诗是东汉时人,为人至孝,汉明帝时被举为孝廉,就任江阳(今泸州)县令不久后,因母亲听说家乡的临江之水可治眼病,遂辞官背母千里回乡。其妻庞三春每天从七八里外临江挑水为婆婆洗眼;婆婆喜欢吃鱼,夫妇俩日日烹鱼让婆婆与邻居婆婆共享。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百般刁难媳妇,逼迫姜诗休妻。庞氏被休后,寄身白衣庵,每日砍柴、做针线活为生,还买鱼托邻居送给婆婆,仍然尽她一个媳妇的孝道。庞氏子安安当时只有七岁也懂孝道,他担心母亲庞三春在庵堂里挨饿,便每天把自己要带入私塾的白米积攒一把在土地庙的小洞里,十天半月便背上米去看望自己含冤受苦的母亲,还代替母亲提水给奶奶洗眼。后来,姜诗母亲醒悟后,就让姜诗将三春领回家,一家人才又幸福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姜诗一家的孝行感动了神灵,舍侧突然冒出一泉,味如江水,每天跃出鲤鱼一对供庞氏孝敬婆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之一“涌泉跃鲤”的来历,也是川剧经典《安安送米》的故事原型。这不由得让我们想到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作为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导的高中生,我们理应好好学习,一心为国,时时刻刻牢记感恩,身在远方,也要牢记家中亲人,在有所建树后定要好好服侍双亲,照顾亲人!
此次活动,由政教处和团委组织,所设计的五个点涉及自然、忠孝、英烈等方面,旨在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通过亲身观察、亲耳所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人民的无畏,民族文化的悠久,英雄的无私,孝道精神的渊源,是一堂生动有价值的教育课,既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激情,又培养了同学们的感恩报国情怀。
本文系作者 @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 原创发布在 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赋能未来。未经许可,禁止转载。